菊花
产地分布:全国各地均有种植。
成熟周期:花期9~12月。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0~200cm,通常30~90cm。茎色嫩绿或褐色,除悬崖菊外多为直立分枝,基部半木质化。单叶互生,卵圆至长圆形,边缘有缺刻及锯齿。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一朵或数朵簇生。
功 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原文】
菊花,味苦,平。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一名节华。生川泽及田野。
【译文】
菊花,味苦,性平。主治各种风邪所致的头部眩晕胀痛,目胀肿痛,眼睛流泪;肌肤麻木不知痛痒,风湿痹痛、恶风等证。长期服用能调理血气, 使身体轻捷,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又叫作节花。产于河边溪畔水草丛杂处及田野上。
【释名】
又名:节华、女节、女华、女茎、日精、更生、傅延年、治蔷、金蕊、阴成、周盈。
李时珍说:按陆佃《埤雅》所说, 菊本作蘜,从蘜。蘜,穷尽的意思。《月令》:九月菊开黄花。因花开到此时就穷尽了,故谓之蘜。节华之名,也是取其与节候相应。崔实《月令》上说,女节、女华是菊花的名称。治蔷、日精是菊根的名称。《抱朴子》说,仙方中所说的日精、更生、周盈,指的都是菊,只是根、茎、花、实的叫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