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35
作 者:作者: 于雅婷,高海波 主编
出 版 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5-01
ISBN:9787571305987
版 次: |
1 |
页 数: |
240 |
字 数: |
200000 |
印刷时间: |
2020-05-01 |
开 本: |
16开 |
纸 张: |
胶版纸 |
印 次: |
1 |
装 帧: |
平装-无线胶钉 |
正文语种: |
|
编辑推荐:
1.9 种中医家庭疗法,轻松缓解多种常见病
2.简便易行、疗效明显,图文结合,简明清晰,一看就懂,在家就能操作。
3.医学专家严格审定,在家轻松学,提高人体免疫力
内容推荐:
本书前两章主要介绍中医的基础知识和九种安全可靠、疗效明显的中医疗法,第三章教你运用中医疗法解决生活中的常见小
病痛,第四章到第十章重点介绍内科、外科、神经系统、妇科、男科、五官科、儿科等各科疾病的中医疗法。本书把图、文、
表有机结合起来,向读者展示中医疗法的过程、步骤以及对症取穴等,让读者能够一学就会。
作者简介:
于雅婷
主任医师、高级药膳食疗师,历任国家
举重队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成员。
她领导创新的现代化中医食疗技术多次荣
获国内大奖。个人曾荣获“亚健康事业开
拓者”“十一五中国健康管理特别贡献人
物”“中华百业功勋人物”“中国创新人物”等称号。
高海波
工学博士、中医学博士后、知名健康管理师。现任燕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参与中国博士后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中医疗法的基础知识
1 什么是中医 / 14
2 阴阳、五行是中医的根基 / 16
3 五脏六腑决定人体的健康 / 18
4 精、气、血、津液是人体的精华 / 20
5 经络穴位是中医的灵魂 / 22
6 人为什么会生病 / 24
7 远离致病的因素 / 26
8 望闻问切诊断病症 / 28
9 病症的辨证论治 / 30
第二章 专家教你常用中医疗法
10 一看就懂的按摩疗法 / 34
11 实用的家庭刮痧疗法 / 38
12 轻松拔去病痛的拔罐疗法 / 40
13 安全简便的贴敷疗法 / 42
14 简单易行的艾灸疗法 / 44
15 疗效可靠的针灸疗法 / 46
16 没有副作用的耳压疗法 / 48
17 最常应用的足部疗法 / 50
18 健康自然的饮食疗法 / 54 第三章 常见小病痛的中医疗法
19 头痛 / 58
20 失眠 / 62
21 牙痛 / 66
22 脂肪肝 / 68
23 瘙痒症 / 70
24 缺铁性贫血 / 72
25 便秘 / 74
第四章 内科疾病的中医疗法
26 感冒 / 80
27 急性支气管炎 / 84
28 慢性支气管炎 / 86
29 肺炎 / 88
30 肺结核 / 90
31 肝癌 / 94
32 胃炎 / 96
33 尿路结石 / 98
34 高血压 / 102
35 冠心病 / 104
36 心绞痛 / 108
37 糖尿病 / 110
38 痛风 / 114
39 痢疾 / 116 第五章 外科疾病的中医疗法
40 痈 / 120
41 丹毒 / 122
42 荨麻疹 / 124
43 手足癣 / 128
44 神经性皮炎 / 130
45 痤疮 / 134
46 斑秃 / 136
47 胆结石 / 140
48 胆囊炎 / 142
49 风湿病 / 146
50 类风湿关节炎 / 148
第六章 神经科疾病的中医疗法
51 脑出血 / 152
52 脑栓塞 / 154
53 脑动脉硬化 / 158
54 癫痫 / 160
55 重症肌无力 / 162
56 坐骨神经痛 / 164
第七章 妇科疾病的中医疗法
57 痛经 / 168
58 月经不调 / 170
59 阴道炎 / 174 60 盆腔炎 / 176
61 子宫脱垂 / 178
62 子宫肌瘤 / 180
63 子宫内膜异位 / 182
64 更年期综合征 / 184
65 闭经 / 186
66 带下 / 188
第八章 男科疾病的中医疗法
67 阳痿 / 192
68 早泄 / 194
69 遗精 / 196
70 前列腺炎 / 198
71 前列腺增生 / 200
72 男性不育 / 202
第九章 五官科疾病的中医疗法
73 中耳炎 / 206
74 沙眼 / 208
75 青光眼 / 210
76 白内障 / 212
77 慢性鼻炎 / 214
78 慢性单纯性咽炎 / 216
79 梅尼埃病 / 218
80 扁桃体炎 / 220
81 口腔溃疡 / 222
第十章 儿科疾病的中医疗法
82 小儿咳嗽 / 226
83 小儿腹泻 / 228
84 小儿厌食 / 230
85 夜啼 / 232
86 遗尿症 / 234
87 小儿便秘 / 236
88 小儿疳积 / 238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
中医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理论基础,以
整体观辨证论治为理论体系特点。因此,对五脏六腑、精气、经络的认识是中医学的核心和
基础。
人是自然界进化的产物,生活在自然之中。中医学认为人体通过内在的调节,与自然界
保持着统一的关系,自然环境对人体疾病的发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中医对疾病的诊治用药
强调人体内外因素的整体考虑,认为应该把疾病与四时气候、地方水土、生活习性、性格体
质、年龄职业联系起来,运用望、闻、问、切的诊病方法,全面了解病情,在治疗疾病的时
候,大多也会采取自然疗法,例如按摩、拔罐、刮痧等。
病因就是人体得病的原因,中医学认为人生病与外感、内伤有关,特别注意对致病因素
性质和发病特点的观察。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是疾病产生的本质。辨证就
是把医生搜集到的资料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分析,对病症有更加深入的理性认识,中医学常
用的辨证方法有八纲辨证、精气血津液辨证、阴阳辨证、外感辨证和脏腑辨证等。
中医学还十分重视养生和疾病的预防。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养生可以使人长寿。
顺应自然发展的规律、形神兼养是最佳的养生方式。另外中医学还强调以预防为主,重视未
病先防,防重于治。对于已经发生的疾病,则注重扶正祛邪、标本兼治。
书摘与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