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凤凰含章图书网!
含章文库

人间有趣
汪曾祺小说散文精选——文艺杂谈。一张画一帖字,一折戏一本书,皆是生活

定     价:¥32.00
作     者:作者:汪曾祺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01
ISBN:9787214242891
版 次:  1 页 数:  256 字 数:  166 000
印刷时间:  2020-06-01 开 本:  32开 纸 张:

 轻型纸

印 次:  1 装 帧:  平装-胶订 正文语种:  

编辑推荐:

世界上有这样一种人,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也能与阴暗和谐共处,汪老便是这样一种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尽管生

活里穿插着苦难与不公,他依然旷达乐观,这点从他的文字中可见一斑。全书由“写字品画,论艺之道”“提笔翻书,学话小议

”“幕后台前,戏如人生”“随笔偶得,杂谈文化”四部分组成。收录了汪曾祺品谈生活与艺术之美的经典名篇。尤其是戏曲部分,

是汪老在北京京剧团做编剧时,凭借多年与戏曲打交道的经验所作的见闻与思考,每一篇虽然短小却透着理性与睿智。他从

丰富的生活小事中,教会我们在日常中也能发现细节之美,在艺术中更能品出生活趣味。

内容推荐:

    本书是汪曾祺先生的文艺杂谈合集,共收录汪曾祺先生流传已久的文艺杂谈44篇,由“写字品画,论艺之道”“提笔翻书,学

话小议”“幕后台前,戏如人生”“随笔偶得,杂谈文化”四章组成。他倾心讲述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中的初心与历程,也中肯地评

析了一些著名文人及其作品,其中也不乏他对生活、对文学的深度思考,读来颇有收获。书中带有配合原文的精美彩色插图,

让你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也可以从视觉上深刻体会汪老先生文字的魅力。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

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师从沈从文,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

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代表作有《受戒》《大淖记事》等。

目录:

写字品画,论艺之道
看画2
酒瓶诗画7
题画二则8
徐文长论书画10
岁朝清供19
张大千和毕加索23
张郎且莫笑郭郎26
写字28
文人与书法32
字的灾难35
论精品意识—与友人书38
提笔翻书,学话小议
小说笔谈42
学话常谈48
短篇小说的本质—在解鞋带和刷牙的时候之四52
说短—与友人书67
“揉面”—谈语言71
关于小说的语言(札记)85
谈谈风俗画95
小说技巧常谈103
西窗雨111
谈风格116
我的创作生涯123
沈从文和他的《边城》132
传神150
传统文化对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影响155
谈散文161
幕后台前,戏如人生
听遛鸟人谈戏164
中国戏曲和小说的血缘关系168
马·谭·张·裘·赵—漫谈他们的演唱艺术173
我是怎样和戏曲结缘的186
读剧小札193
细节的真实—习剧札记197
苏三、宋士杰和穆桂英200
随笔偶得,杂谈文化
文化的异国204
语文短简207
读廉价书210
谈读杂书218
有意思的错字220
《水浒》人物的绰号222
创作的随意性227
两栖杂述228
书到用时236
老学闲抄238
雁不栖树243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

看画
上初中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一路上只要有可以看看的画,我都要走过去看看。
中市口街东有一个画画的,叫张长之,年纪不大,才二十多岁,是个小胖子。小胖子很聪明。他没有学过画,他画画是看会的。画册、画报、裱画店里挂着的画,他看了一会就能默记在心。背临出来,大致不差。他的画不中不西,用色很鲜明,所以有人愿意买。他什么都画。人物、花卉、翎毛、草虫都画。只是不画山水。他不只是临摹,有时也“创作”。有一次他画了一个斗方,画一棵芭蕉,一只五彩大公鸡,挂在他的画室里(他的画室是敞开的)。这张画只能自己画着玩玩,买是不会有人买的,谁家会在家里挂一张“鸡芭图”?
他擅长的画体叫做“断简残篇”。一条旧碑帖的拓片(多半是汉隶或魏碑),半张烧糊一角的宋版书的残页、一个裂了缝的扇面、一方端斋的印谱……七拼八凑,构成一个画面。画法近似“颖拓”,但是颖拓一般不画这种破破烂烂的东西。他画得很逼真,乍看像是剪贴在纸上的。这种画好像很“雅”,而且这种画只有他画,所以有人买。
这个家伙写信不贴邮票,信封上的邮票是他自己画的。
有一阵子,他每天骑了一匹大马在城里兜一圈,呱嗒呱嗒,神气得很。这马是一个营长的。城里只要驻兵,他很快就和军官混得很熟。办法很简单,每人送一套春宫。
一九四七年,我在上海先施公司二楼卖字画的陈列室看到四条“断简残篇”,一看署名,正是“张长之”!这家伙混得能到上海来卖画,真不简单。
北门里街东有一个专门画像的画工,此人名叫管又萍。走进他的画室,左边墙上挂着一幅非常醒目的朱元璋八分脸的半身画,高四尺,装在镜框里。朱洪武紫棠色脸,额头、颧骨,下巴,都很突出。这种面相,叫做“五岳朝天”。双眼奕奕,威风内敛,很像一个开国之君。朱皇帝头戴纱帽,着圆领团花织金大红龙袍。这张画不但皮肤、皱纹、眼神画得很“真”,纱帽、织金团龙,都画得极其工致。这张画大概是画工平生得意之作,他在画的一角用掺糅篆隶笔意的草书写了自己的名字:管又萍,若干年后,我才体会到管又萍的署名后面所挹注的画工的辛酸。画像的画工是从来不署名的。
若干年后,我才认识到管又萍是一个优秀的肖像画家,并认识到中国的肖像画有一套自成体系的肖像画理论和技法。
我的二伯父和我的生母的像都是管又萍画的。二伯父端坐在椅子上,穿着却是明朝的服装,头戴方巾,身着湖蓝色的斜领道袍。这可能是尊重二伯父的遗志,他是反满的。我没有见过二伯父,但是据说是画得很像的。我母亲去世时我才三岁,记不得她的样子,但我相信也是画得很像的,因为画得像我的姐姐,家里人说我姐姐长得很像我母亲。画工画像并不参照照片,是死人断气后,在床前直接勾描的。
然后还得起一个初稿。初稿只画出颜面,画在熟宣纸上,上面蒙了一张单宣,剪出一个椭圆形的洞,像主的面形从椭圆形的洞里露出。要请亲人家属来审查,提意见,胖了,瘦了,颧骨太高,眉毛离得远了……管又萍按照这些意见,修改之后,再请亲属看过,如无意见,即可完稿。然后再画衣服。
画像是要讲价的,讲的不是工钱,而是用多少朱砂,多少石绿,贴多少金箔。
为了给我的二伯母画像,管又萍到我家里和我的父亲谈了几次,所以我知道这些手续。
管又萍的“生意”是很好的,因为他画人很像,全县第一。
这是一个谦恭谨慎的人,说话小声,走路低头。
出北门,有一家卖画的。因为要下一个坡,而且这家的门总是关着,我没有进去看过。这家的特点是每年端午节前在门前柳树上拉两根绳子,挂出几十张钟馗。饮酒、醉眠、替花、骑驴,仗剑叱鬼、从鸡笼里掏鸡、往胆瓶里插菖蒲、嫁妹、坐着山轿出巡……大概这家藏有不少种钟馗的画稿,每年只要照描一遍。钟馗在中国人物画里是个很有人性、很有幽默感的可爱的形象。我觉得美术出版社可以把历代画家画的钟馗收集起来出一本《钟馗画谱》,这将是一本非常有趣的画册。这不仅有美术意义,对了解中国文化也是很有意义的。
新巷口有一家“画匠店”,这是画画的作坊。所生产的主要是“家神菩萨”。家神菩萨是几个本不相干的家族的混合集体。最上一层是南海观音和善财龙女。当中是关云长和关平、周仓。下面是财神。他们画画是流水作业,“开脸”的是一个人,画衣纹的是另一个人,最后加彩贴金的又是一个人。开脸的是老画匠,做下手活的是小徒弟。画匠店七八个人同时做活,却听不到声音,原来学画匠的大都是哑巴。这不是什么艺术作品,但是也还值得看看。他们画得很熟练,不会有败笔。有些画法也使我得到启发。比如他们画衣纹是先用淡墨勾线,然后在必要的地方用较深的墨加几道,这样就有立体感,不是平面的,我在画匠店里常常能站着看一个小时。
这家画匠店还画“玻璃油画”。在玻璃的反面用油漆画福禄寿或老寿星。这种画是反过来画的,作画程序和正面画完全不同。比如画脸,是先画眉眼五官,后涂肉色;衣服先画图案,后涂底子。这种玻璃油画是作插屏用的。
我们县里有几家裱画店,我每一家都要走进去看看。但所裱的画很少好的。人家有古一点的好画都送到苏州去裱。本地裱工不行,只有一次在北市口的裱画店里看到一幅王民写的八尺长的对子,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认为王民是我们县的第一画家。他的字也很有特点,我到现在还说不准他的字的来源,有章草,又有王铎、倪瓒。他用侧锋写那样大的草书对联,这种风格我还没有见过。

书摘与插画:

商品评价

还可输入255个字符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数字多媒体 | 最新招聘 | 版权合作 | 联系我们
Hi智车

北京凤凰含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凤凰含章网站(hanbook.cn)版权所有.备案编号:京ICP备19043788号-1
购书热线:13311182098 010-6493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