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 次: | 1 | 页 数: | 200 | 字 数: | 259000 |
| 印刷时间: | 2025-04-01 | 开 本: | 16开 | 纸 张: | 胶版纸 |
| 印 次: | 3 | 装 帧: | 平装-胶钉 | 正文语种: |
1.内容全面,通俗易懂。不仅介绍了经筋疗法的治疗手法、经筋养生保健等内容,而且介绍了外科、内科、妇科和男科等各种类型
疾病的经筋疗法,揉法、推法、拿法……一应俱全,速查速用。
2.牵线图解,清晰直观。用牵线图解的方式指出各个经筋的循环的路线,图文对照,清晰明了,便于筋结检查,舒筋活络。3.专业解读,方法实用。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给你的家庭养生枕边书,理论科学,方法实用,动作要领,提示指导,轻轻松松一学就
会。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很多病症都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一旦出现气滞血瘀,人体的经络就会受阻,从而导致相应部位的瘀
肿疼痛,即“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本书以图解的形式,图文对照、分门别类讲解十二经络疏通法,主要通过揉、按、推、拿等
基本的手法来改善人体的血液循环,增进代谢物的排出和瘀肿的消散,使经筋得到气血的濡养,病痛得以祛除,从而能够维持人
体的健康状态。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知名保健专家。长期担任《中国临床医生》《北京中医》等期刊编委,主编有
《陈飞松图说养好脾胃人不老》等一系列健康科普图书,受到广大读者欢迎。
于雅婷十二经筋随十二经脉循行于体表,但不入脏腑。这十二条经筋分别是: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足太阴经筋、足少阴经筋、足阳
明经筋、足厥阴经筋、手太阳经筋、手阳明经筋、手少阳经筋、手太阴经筋、手厥阴经筋和手少阴经筋。
十二经筋的分类十二经筋按性质可分为刚筋和柔筋。刚筋(也叫阳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以手足阳经经筋为主;柔筋(也叫阴筋)分布于胸
腹和四肢内侧,以手足阴经经筋为主。
十二经筋的分布起止、走向:十二经筋均起始于四肢末端,与十二经脉在四肢的起点(或终点)基本一致。经筋的止点均位于头面躯干及胸腹腔,
少数经筋止于一点,如手少阴经筋“下系于脐”,足少阴经筋“结于枕骨”,足厥阴经筋“结于阴器”。
经筋的走向完全遵循“起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的原则。十二经脉的功能之一是“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这种濡养皮
肉筋骨的作用,最后通过经筋的布散才得以体现。经筋止点的条、束、片状,更体现出经气的布散情况。
循行:经筋是十二经脉散布经气于全身筋肉关节的系统。由于人体运动系统的复杂性,决定了经筋系统的复杂性。其循行虽以经脉
为纲纪,但其分布较远,不受经脉约束,且更为复杂。无论是体表的筋肉关节,还是胸腔、腹腔,凡有筋肉之处,必有经筋分布。
分布规律:十二经筋伴随同名经筋分布,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面部;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
和腹部;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头部;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胸部。
各司其职的十二经筋经筋是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因为人体有十二条正经,所以经筋也有十二条。十二条经筋各有其分布的范围,在其各自的分布范围
内,十二条经筋各司其职,维持着人体机能的正常运作。
还可输入255个字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