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凤凰含章图书网!
图文生活

贫血饮食宜忌全书
吃出好气色,做个暖女人!

定     价:¥39.80
作     者:
出 版 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5-01
ISBN:9787553766751
版 次:  1 页 数:  448 字 数:  380000
印刷时间:  2017-05-01 开 本:  32开 纸 张:

 胶版纸

印 次:  1 装 帧:  平装 正文语种:  

编辑推荐:

改善贫血症状,除了有的放矢的药物治疗外,饮食的调养也是非常重要。说到贫血,人们通常简单地理解为血少缺血,对于如何通过食疗来辅助调理贫血的知识更是少之又少。贫血症覆盖不同人群,又分为不同类型,《贫血饮食宜忌全书》专家编者因人、因病制宜地制定了不同的饮食方案,帮助读者更科学、智慧地进补。此外,编者还精心收集了103种补血佳品,推荐了100多道健体菜肴,罗列了78种慎吃食物,让读者更好地预防或改善贫血症的状况。

内容推荐:

1. 跟着营养专家学补血食法,有章法,不盲目。
2. 吃对了,事半功倍,补过了,事倍功半。
3. 吃健体菜、喝元气汤、饮补血茶,早日做个暖美人

作者简介:

吴剑坤
中医治未病科主任、体检中心主任,北京市中医医院副主任药师、执业药师、高级健康管理师。荣获2004 年度、2005 年度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个人。2006 ~ 2009 年担任中药房主任,出版《医院制剂手册》《药品手册-中药分册》,内容包325种中成药、600种常用中药饮片、医院制剂品种、协定处方等内容的介绍,颇受欢迎。
于雅婷
主任医师、高级药膳食疗师、北京世健联首席养生专家、中国特效医术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现任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理事兼饮食健康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目录:

Part1贫血的基础知识
12 血液的功能
16 贫血的易发人群与症状
20 贫血的发病机理与病因
23 贫血的对症用药方法


Part2贫血患者的黄金饮食调理法
26 贫血患者的健康饮食原则
32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饮食原则
38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饮食原则
44 溶血性贫血患者的饮食原则
47 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的饮食原则
50 贫血患者的饮食调理方案
62 贫血患者的饮食调理宜忌


Part3贫血患者的103种补血佳品
74 当归
75 阿胶
76 熟地黄
77 何首乌
78 白芍
79 桂圆肉
80 人参
81 党参
82 西洋参
83 丹参
84 灵芝
85 鹿茸
86 冬虫夏草
87 红枣
88 黄芪
89 枸杞子
90 红花
91 天门冬
92 山楂
93 红糖
94 燕麦
95 小麦
96 黑米
97 糯米
98 黑芝麻
99 花生
100 黄豆
101 黑豆
102 红豆
103 油菜
104 菠菜
105 荠菜
106 莴笋
107 茄子
108 芹菜
109 苋菜
110 紫甘蓝
111 胡萝卜
112 木耳菜
113 莲藕
114 西红柿
115 芦笋
116 黄豆芽
117 茼蒿
118 白萝卜
119 南瓜
120 红薯
121 秋葵
122 黄花菜
123 银耳
124 黑木耳
125 香菇
126 口蘑
127 牛肝菌
128 鸡腿菇
129 猪肉
130 猪肝
131 猪心
132 猪皮
133 猪血
134 牛肉
135 鸽肉
136 鹌鹑
137 驴肉
138 乌鸡
139 鸡肝
140 鸭肉
141 甲鱼
142 鱿鱼
143 鳗鱼
144 黄鱼
145 平鱼
146 鲈鱼
147 鲳鱼
148 鳝鱼
149 黑鱼
150 三文鱼
151 泥鳅
152 海参
153 牡蛎
154 淡菜
155 海带
156 紫菜
157 桑葚
158 苹果
159 猕猴桃
160 荔枝
161 桃
162 樱桃
163 葡萄
164 甘蔗
165 荸荠
166 木瓜
167 哈密瓜
168 草莓
169 金橘
170 李子
171 开心果
172 荔枝干
173 藕粉
174 芝麻酱
175 花生酱
176 柠檬


Part4 贫血患者的78种慎吃食物
178 榨菜
178 咸菜
179 酱菜
179 柿子
180 竹笋
180 韭菜
181 蒜苗
181 蒜薹
182 蕨菜
182 洋葱
183 腌火腿
183 萝卜干
184 咸鱼
184 咸肉
185 鸡皮
185 螃蟹
186 肥肉
186 田螺
187 腊肉
187 五花肉
188 培根
188 熏肉
189 腊肠
189 烤羊肉串
190 炸鸡
190 烤鸭
191 蟹黄
191 鱼子
192 牛脑
192 干豆角
193 油饼
193 油条
194 茶叶蛋
194 鸡蛋黄
195 松花蛋
195 咸蛋
196 豆瓣酱
196 大蒜
197 辣椒
197 胡椒
198 芥末
198 咖喱粉
199 桂皮
199 花椒
200 丁香
200 茴香
201 风吹肉
201 猪油
202 羊油
202 鱼肝油
203 鱼露
203 奶油
204 啤酒
204 麦乳精
205 浓牛奶
205 咖啡
206 豆奶
206 苦丁茶
207 红茶
207 冰激凌
208 冷饮
208 可乐
209 巧克力
209 白酒
210 葡萄酒
210 黄酒
211 碱性馒头
211 绿茶
212 荞麦面
212 酒酿
213 臭豆腐
213 年糕
214 薯片
214 豆腐乳
215 方便面
215 爆米花
216 汉堡
216 炸麻花


Part5贫血患者的109道补血营养汤
Part6 贫血患者的17道补血养生粥
Part7 贫血患者的67道补血健体菜
Part8 贫血患者的15道补血药茶
Part9 特殊贫血人群的调补膳食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

贫血的发病机理与病因
造成贫血的原因非常多,甚至有些原因至今仍不清楚,但归纳起来,贫血不外乎由三大类原因造成: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红细胞丢失过多(失血性贫血)。


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造血细胞、骨髓造血微环境和造血原料的异常影响红细胞生成,可形成红细胞生成减少性贫血。
1. 造血干祖细胞异常所致贫血
1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与原发和继发的造血干祖细胞缺陷有关。临床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及相关的贫血、感染综合征。
2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是指骨髓红系造血干祖细胞受到损害,进而引起单纯红细胞减少性贫血。依据病因,该病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
3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是一类遗传性红系干祖细胞良性克隆异常所致的,以红系无效造血和形态异常为特征的难治性贫血。根据遗传方式,该病可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和显性遗传型。
4造血系统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造血干祖细胞发生了质的异常,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各类造血系统肿瘤性疾病(如白血病等)。前者因为病态造血,高增生,高凋亡,出现原位溶血;后者肿瘤性增生、低分化,造血调节也受到影响,从而使正常成熟红细胞减少而发生贫血。
2. 造血微环境异常所致贫血微环境包括骨髓基质、基质细胞和细胞因子。
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受损所致贫血。骨髓坏死、骨髓纤维化、骨硬化病、各种髓外肿瘤性疾病的骨髓转移以及各种感染或非感染性骨髓炎,均可损伤骨髓基质和基质细胞,使造血微环境发生异常而影响血细胞生成。
造血调节因子水平异常所致贫血。干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粒单系集落刺激因子、粒系集落刺激因子、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血小板生长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均具有正负调控造血作用。肾功能不全、肝病和垂体或甲状腺功能低下时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不足;肿瘤性疾病或某些病毒感染会诱导机体产生较多的造血负调控因子如TNF、IFN、炎症因子等,均可导致慢性贫血。
3. 任何一种造血原料不足或利用障碍,可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利用障碍所致贫血。由于各种生理或病理因素导致机体叶酸或维生素B12绝对或相对缺乏或利用障碍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铁和铁利用障碍性贫血。这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贫血类型。缺铁和铁利用障碍,影响血红素合成,又称该类贫血为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该类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变小,中央淡染区扩大,属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HA),即红细胞破坏过多性贫血
1. 红细胞异常所致溶血
血红素异常所致溶血。先天性红细胞卟啉代谢异常所致溶血,如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病;继发性红细胞卟啉代谢异常所致溶血,如铅中毒
珠蛋白合成异常所致溶血。珠蛋白肽链合成量的异常所致溶血,如海洋性贫血;珠蛋白肽链的结构异常所致溶血,如异常血红蛋白病。
遗传性红细胞酶缺乏所致溶血:如G6PD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等。
红细胞膜异常所致溶血。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如遗传性棘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获得性血细胞膜糖化肌醇磷脂(GPI)锚链膜蛋白异常,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2. 红细胞胞外环境异常所致溶血1免疫性溶血。自身免疫性溶血,同种免疫性溶血,如因血型不符所致的急性输血相关性溶血或慢性输血相关性溶血,新生儿溶血症。2血管性溶血。微血管病性溶血,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溶血尿毒综合征;血管壁被反复挤压,如行军性血红蛋白尿;血管壁异常,如血管炎、瓣膜病、人工瓣膜植入术后。3物理因素所致溶血。血浆渗透压改变。4化学因素所致溶血。氧化剂所致获得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5生物因素所致溶血。疟疾、黑热病、蛇毒。失血性贫血(即红细胞丢失过多)因失血过多引起的贫血称为失血性贫血,可根据失血速度分急性失血性贫血和慢性失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的红细胞形态属于正常细胞型,而慢性失血性贫血被称为缺铁性贫血。失血性贫血由出凝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和严重肝病等)和非出凝血性疾病(如外伤、肿瘤、结核、支气管扩张、消化性溃疡、痔疮和妇科疾病等)所致。


贫血的对症用药方法
造成贫血的原因很多,治疗方法也各不相同,但对症用药才是关键。
缺铁性贫血的用药
缺铁性贫血,是因慢性失血(如溃疡病、痔疮等)、胃肠道对铁的吸收功能不良(如胃酸缺乏)、机体对铁的需要量增加(如妊娠期妇女)和红细胞大量破坏(如疟疾)等,从而引起身体内铁质的缺乏而导致贫血。
因此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有效药物,常用的有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右旋糖酐铁等。口服铁剂1周,血液中网织红细胞即可上升,10~14天能达到高峰,2~4周后血红蛋白量明显增加,但要达到正常值则需要1~3个月。为使体内铁贮存恢复正常,当血红蛋白量恢复正常时,尚需减半剂量继续服药4~6个月。
巨幼细胞贫血的用药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所引起的。由于某种原因致使体内叶酸贮量减少、摄入不足或需要量明显增加时(妊娠期及婴幼儿),常常造成叶酸缺乏,引发巨幼细胞贫血。
维生素B12能帮助叶酸在体内循环利用,间接地促进脱氧核糖核酸的合成。故维生素B12缺乏时亦可引起与叶酸缺乏相类似的巨幼细胞贫血,这种情况只需口服一定量的叶酸即能生效,但对肝硬化或使用了叶酸对抗剂(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甲氧苄胺嘧啶等)所致的巨幼细胞贫血,用叶酸治疗无效,因为此时体内的二氢叶酸还原酶缺乏或受到抑制,不能使叶酸转变成四氢叶酸而失去效用,故必须用其代用品——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才有效果。对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恶性贫血,可肌内注射维生素B12治疗,单用叶酸仅能改善血象,对神经系统损害无能为力,故两药合用可起协同作用,疗效更佳。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用药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骨髓造血机能减退或衰竭而引起。血液中不仅红细胞减少,而且白细胞和血小板也减少,对此类贫血,国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用药物有苯丙酸诺龙、碳酸锂、氧化钴等,可促进造血功能,对部分患者有一定效果。
综上所述,治疗贫血,对症选药很重要,但必须强调,在对症治疗的同时必须积极寻找病因,只有祛除病因,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其实,不管是哪种贫血,诊断和治疗都是必要的。另外,贫血还可能成为各种重症的导火线,引发重症后再进行治疗就会十分困难了。以诊断贫血为契机,常会发现更严重的疾病。所以,千万不可轻视贫血,为了你的健康,请务必去专业门诊诊治。

书摘与插画:

商品评价

还可输入255个字符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数字多媒体 | 最新招聘 | 版权合作 | 联系我们
Hi智车

北京凤凰含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凤凰含章网站(hanbook.cn)版权所有.备案编号:京ICP备19043788号-1
购书热线:13311182098 010-6493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