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价:¥35.00
作 者:王国维著 范雅编著
出 版 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6-01
ISBN:9787214175410
版 次: |
1 |
页 数: |
312 |
字 数: |
326000 |
印刷时间: |
2017-04-01 |
开 本: |
16开 |
纸 张: |
轻型纸 |
印 次: |
2 |
装 帧: |
平装 |
正文语种: |
|
编辑推荐:
1. 民初清华四大导师之一、新史学的开始鼻祖、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2. 王国维影响深远的代表作,词论界的圭臬,一本书读尽才子骚人的豪情与哀愁。
3. 清新典雅的装帧设计,完全契合原作气质。
4. 以图释文,唯美唯真,带给读者全新的阅读体验。
内容推荐:
《人间词话》是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所作的一部词论名著,被誉为词论界的圭臬,是一部深具影响力的文艺美学著作。作者提出境界说,这不仅是其创作原则,亦是其评价词作优劣的标准。
本书精心汇集了王国维亲手删改后的六十四则《人间词话》原本,并收录了其剔除掉的四十九则,对原作进行注解、赏析,辅以多幅唯美古典画作,为读者提供全新的阅读体验。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1927)
字静安,浙江海宁人。民初清华四大国学导师之一,新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王国维学识广博,在史学、古文学、戏曲、美学、教育等方面均有很深的造诣。他融合中西方美学、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诗词进行评鉴,见解独到。其代表作有《人间词话》《观堂集林》等,其中《人间词话》是中国词论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范雅
笔名范小雅,现居重庆。1982年生,天秤座,从2005年起就拥有了自己作品的固定读者群,发表文字近40万字。作品入选《旗•80后小说集》《2005年天涯年度优秀小说选》。已出版《烟花散尽在何处——情迷宋词》《她的世俗与高贵——张爱玲传》。
目录:
上篇
001. 有境格自高 / 002
002. 真假无须辨 / 004
003. 物我需两忘 / 005
004. 贵在静中得 / 008
005. 道法缘自然 / 009
006. 实情虚景乃境 / 011
007. 境于一字中 / 013
008. 大小非优劣 / 016
009. 境界为本也 / 021
010. 气象乃诗品 / 023
011. 一池春水皱 / 026
012. 深致乃优美 / 029
013. 人正不易得 / 035
014. 神秀出国色 / 038
015. 后主之情调 / 043
016. 难为赤子心 / 047
017. 后主性情真 / 050
018. 爱以血书者 / 055
019. 开北宋风气 / 059
020. 池边梅自早 / 062
021. “出”字何人道 / 065
022. 情多无处足 / 068
023. 细雨湿流光 / 072
024. 望尽天涯路 / 076
025. 忧生亦忧世 / 080
026. 灯火阑珊处 / 085
027. 看尽洛阳花 / 090
028. 古之伤心人 / 092
029. 少游境凄婉 / 096
030. 秦词存《诗经》 / 099
031. 词中诗气象 / 102
032. 在神不在貌 / 106
033. 唯言情体物 / 109
034. 语妙不必代 / 112
035. 不可滥用代字 / 115
036. 美成词得荷之神理 / 117
037. 和韵似原唱 / 121
038. 无一语道著 / 124
039. 如雾里看花 / 128
040. “隔”与“不隔” / 132
041. 年命如朝露 / 137
042. 虽高意境弱 / 140
043. 有性情境界 / 144
044. 豪词之胸襟 / 147
045. 观雅量高致 / 150
046. 同归于乡愿 / 152
047. 是别有人间 / 155
048. 周旨荡史意贪 / 157
049. 水光云影远 / 159
050. 心事已迟暮 / 162
051. 夜深千帐灯 / 164
052. 尽在自然中 / 168
053. 词不易于诗 / 170
054. 难以出新意 / 172
055. 如观佳山水 / 174
056. 见真知者深 / 176
057. 诗词贵自然 / 178
058. 小玉报双成 / 180
059. 文体尊卑论 / 182
060. 能入亦能出 / 184
061. 花鸟共忧乐 / 187
062. 空床难独守 / 189
063. 寥寥数语绝 / 192
064. 各有能不能 / 194
下篇
001. 白石之慈悲 / 198
002. 张狂之微笑 / 200
003. 叠韵不平仄 / 203
004. 诗词之盛衰 / 204
005. 天乐殊笑人 / 205
006. 方回少真味 / 208
007. 创作之难易 / 211
008. 诗词鸣不平 / 212
009. 难觅之真我 / 214
010. 景语皆情语 / 216
011. 尽君今日欢 / 217
012. 境阔与言长 / 220
013. 不如言境界 / 221
014. 借古人之境 / 223
015. 谁最工长调 / 225
016. 后人不能学 / 228
017. 开通押之祖 / 231
018. 不足比容若 / 233
019. 清尊北宋词 / 234
020. 子龙彩花耳 / 236
021. 浅论《衍波词》 / 237
022. 论近人之词 / 240
023. 两首《蝶恋花》 / 242
024. 令人不能怀 / 244
025. 陷深文罗织 / 248
026. 画工化工殊 / 251
027. 不乐闻此语 / 254
028. 有词却无句 / 257
029. 草窗玉田词 / 258
030. 不值许费力 / 259
031. 文山之风骨 / 261
032. 和凝《长命女》 / 264
033. 若梅溪以降 / 266
034. 后人群附和 / 268
035. 词失之肤浅 / 270
036. 友人沈昕伯 / 271
037. 用诗人之眼 / 272
038. 小说不足信 / 274
039. 诗词之工拙 / 277
040. 词家有篇句 / 278
041. 南宋俗子词 / 279
042. 六一《蝶恋花》 / 281
043. 不可儇薄语 / 284
044. 词人须忠实 / 287
045. 词集之格调 / 289
046. 明清人论词之失 / 291
047. 白石旷在貌 / 292
048. 词尤重内美 / 294
049. 诙谐与严重 / 296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
001有境格自高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王国维用“境界”评词本是来源于唐朝王昌龄论词“物境”“情境”“意境”之说。他将其“意境”理解为“境界”。按我的理解,这“境界”一说所谈的应该是一个人在其词作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生境界,它不仅仅是艺术,还是哲学。正如一个人要是心术不正,那写出来的必定成不了大气候,因为文字总是不知不觉地透露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管你所写的是坦荡之词,还是要用文字来遮掩你的内心。你写的是坦荡之词,显露的就是你坦荡的心;你要靠文字来粉饰自己或者遮掩内心,那文字最终显露的就是你的虚荣之心或遮掩的自卑。不仅仅在词中如此,在任何人的文字中都是这样。
真正有人生境界的人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作品。这样的作品,并不是要世人抬头仰视,心里默念着:这是多么高尚,我是多么卑贱。
和一个人接触久了,你会渐渐摸清他的性格,而一个人的文字也恰似他性格的流露,不管你如何改变,文字却如影随形,如同一面时时反照你的镜子。
王国维先生是早就明白了文字与人的关系的。所谓文学即人学。他所提出的“境界”之说比“意境”更开阔更准确,“意境”仅仅是词所营造的氛围,所表达的情感,而“境界”则是从词里铺展开来的个人活在人生中的大智慧!
有境界是人生中的一种纯粹。纯粹不是如平常人所说的单一,或者用简单就可以概括的去伪存真,纯粹指的是精神世界里的干净,这样的干净才能够散发出真正的智慧,博大之境界。
真正好的作品是可以跟人的心灵对话的,是能够提升人心境界的。这种作品必定是在生活中获得了大智慧,自我获得了救赎,才能够影响他人,先自救才能够救人。
有境格自高,有境乃是文字中真正的高贵之气。
书摘与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