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凤凰含章图书网!
含章文库

史记·列传
国学大书院·经典畅销全新升级版

定     价:¥38.00
作     者:
出 版 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9-01
ISBN:9787553780979
版 次:  1 页 数:  240 字 数:  269000
印刷时间:  2018-09-01 开 本:  16开 纸 张:

 胶版纸

印 次:  1 装 帧:  平装-胶订 正文语种:  

编辑推荐:

中国史学上第一本纪传体通史。记述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享誉文坛数千年的《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其中《列传》就达七十篇之多,若是从文学角度审视此部著作,《列传》是《史记》的精华所在。
其语言简洁凝练,逻辑性强,历史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历史事件生动有趣、精彩纷呈。

内容推荐:

史记·列传》是帝王诸侯外其他各方面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少数民族的传记。七十多篇《列传》,其语言简洁凝练,逻辑性强,使历史人物有血有肉、栩栩如生,历史事件生动有趣、精彩纷呈。

作者简介:

司马迁(前145—?)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匈奴之事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他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目录:

伯夷列传第一/ 8
管晏列传第二/ 11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15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23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26
伍子胥列传第六/ 34
商君列传第八/ 44
张仪列传第十/ 53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76
穰侯列传第十二/ 86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92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101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106
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115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 138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150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154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160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178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197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216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223

媒体评论:

在线试读:

伯夷列传第一
※ 原文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于位,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示天下重器,王者大统,传天下若斯之难也。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
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
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
※ 译文
学者们涉猎的书籍尽管很多,但是还要从《六经》里考察寻求依据。《诗经》《尚书》虽然残缺不全,但是还可以从此书中的《尧典》《舜典》《大禹谟》等篇中了解清楚。唐尧将要退位时,把帝位让给虞舜;虞舜要把帝位让给夏禹的时候,四方诸侯和州牧都来推荐,这才把他放在适当的位置上加以考察试用。禹主持国政几十年,建立卓著的功绩后,才被授予政权。这表示天下是极贵重的宝器,帝王是极尊贵的地位,所以传授政权是如此的郑重审慎啊!可是诸子杂记里说:“唐尧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仅不肯接受,反而还认为是一种耻辱,因此逃走隐居起来。到了夏朝,又有不接受商汤让位的卞随、务光。”这又如何解释呢?太史公说:我曾登上箕山,山上有许由的坟墓。孔子依次论列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如吴太伯、伯夷这些人,都很详细。我听说许由、务光的德行非常高尚,可为什么在经书里却连一点大略的文字记载都找不到呢?
孔子说:“伯夷和叔齐不把以往的仇恨记在心里,因此怨恨也就少了。”“他们追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德,还有什么怨恨呢?”我对伯夷的意志用心进行思考,看到他们没有被经书载录的遗诗,又非常诧异。
他们的传记上说: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让叔齐做国君,等到父亲去世后,叔齐就想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由你继承君位是父亲的遗命啊!”
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齐也不肯继承君位而逃走。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

书摘与插画:

商品评价

还可输入255个字符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数字多媒体 | 最新招聘 | 版权合作 | 联系我们
Hi智车

北京凤凰含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凤凰含章网站(hanbook.cn)版权所有.备案编号:京ICP备19043788号-1
购书热线:13311182098 010-64938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