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凤凰含章图书网!

苏州新闻网:一次美丽的邂逅

凤凰含章图书网|凤凰含章文化传媒(天津)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2015/06/15
■曹丽
就我个人而言,记住一个作家大概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看过某段文字便自然地记住了文字的主人;一种是其名气太盛,忍不住去拜读,之后便记在心里的;还有另外一种便是熟悉其文字多年后,某天再看到其文字,然后慨叹一句,原来就是他啊!
对于一个学习中文的人来说,大陆的很多作家是在语文课本和大学教材上熟悉的,记住他们一半因其文笔,一半也是因为学习的客观原因。但对于台湾的一些作者,大多是在学习之外的阅读中了解的,因此对他们也就有了比较特别的印象。
第一个记住的台湾作家是席慕容,因为那句“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实在是过目难忘。再后来记住的是龙应台,几年前逛豆瓣看到了首页的“目送”,一读之后确实配得上“首页”的位置。但对于张晓风,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她的名字是最近才真正记住,可是她的文章我竟然很久很久以前就读过,只是那时,我还不知道她叫什么。
大概上中学的时候,记得好像是在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里面有句“爱一个人就是在拨通电话时忽然不知道要说什么,才知道原来只是想听听那熟悉的声音,原来真正想拨通的,只是自己心底的一根弦。”当时立刻就把这句话奉为经典,至于是谁写的压根儿也没想记住,记住这句话就够了。最近偶然买了张晓风的《人生就是不断的相逢与别离》,都是一些小散文,透露着女性的柔和细腻,但又不拘泥于感情琐事,的确算一惊喜。读着读着发现一篇叫“一个女人的爱情观”的文章,里面赫然摆着那句我奉为经典的句子,就像碰到了久别重逢的老友,忽然一种亲切感涌上心头,对于这本书都一起变得亲切起来。
一口气读完,有很多的感想竟不知从何说起。还是从那句熟悉的句子说起吧,今天再看这样的句子没有了年少时的激动,但同样不得不承认这是对于爱情悸动中最最准确得体的描述。同时也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有点惭愧,曾经以为写出这样句子的作家大多擅长的也就是情感小文心灵鸡汤,读完她的这本散文集,看了些她的资料,真发现自己错了。
张晓风是以散文创作出道的,同时也是一直坚持散文创作的一位作家。她的作品从个人感情写到家庭生活,从家国天下写到万物苍茫,细腻的体会与宽阔的视界让人眼前一亮。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散文写的多是真实的人事,抒发的也是最真挚的情感,所以通过散文,能最大限度了解一个作者。我是非常认同这句话的,所以我非常喜欢散文,喜欢它的洒脱自由,更喜欢它的真实动人。
这本散文集可谓是吐气若兰,透着一种清爽温暖的气息,如同这个春天一样让人身心愉悦。文集选了不同主题的许多散文,从一个女性特有的角度去表达那种细腻而深刻的独特体验。她也写时间,从最生活琐事从至爱亲情着笔,让我们感同身受的同时去领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她也写家与国,从熟悉的或平凡的人物身上,挖掘出那种人性最本能、最可爱也最可贵的精气神,让我们面对平凡的时候看到了种种有情,种种可爱。
读散文大概就是这样,作者笔下的小人物小场景或许我们都不是很陌生,但是你只是一看而过,而精于散文的作家却能通过这些小事情小人物让你再次看到你曾经看到的东西,而又用精准美丽的语言道出你曾经非常想说而又不知道从何说起如何表达的心情。读这本文集正是这样,有太多的情绪是我十分想说但又无法道出的,每读一本就想说一句“没错,就是这种感受”。
辗转多年,再次读到张晓风的作品也算是一大幸事,曾经喜欢的句子原来就是她写的。算是巧合吗?就当是一次美丽的邂逅吧,不过对于她的作品,日后恐怕自己会主动制造更多的偶遇吧!
(《人生就是不断的相逢与别离》张晓风著,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数字多媒体 | 最新招聘 | 版权合作 | 联系我们
Hi智车

北京凤凰含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凤凰含章网站(hanbook.cn)版权所有.备案编号:京ICP备19043788号-1
购书热线:13311182098 010-64938084